前言
最近机器学习越来越火了,前段时间斯丹福大学副教授吴恩达都亲自录制了关于Deep Learning Specialization
的教程,在国内掀起了巨大的学习热潮。本着不被时代抛弃的念头,自己也开始研究有关机器学习的知识。都说机器学习的学习难度非常大,但不亲自尝试一下又怎么会知道其中的奥妙与乐趣呢?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请容忍我上述的自我煽情,下面进入主题。这篇文章主要对机器学习中所遇到的GradientDescent
(梯度下降)进行全面分析,相信你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对GradientDescent
将彻底弄明白其中的原理。
梯度下降的概念
梯度下降法
是一个一阶最优化算法,通常也称为最速下降法。要使用梯度下降法找到一个函数的局部极小值,必须向函数上当前点对于梯度(或者是近似梯度)的反方向的规定步长距离点进行迭代搜索。所以梯度下降法可以帮助我们求解某个函数的极小值或者最小值。对于n维问题就最优解,梯度下降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通过梯度下降法的前生今世
来进行详细推导说明。
梯度下降法的前世
首先从简单的开始,看下面的一维函数:
1 | apache复制代码f(x) = x^3 + 2 * x - 3 |
在数学中如果我们要求f(x) = 0
处的解,我们可以通过如下误差等式来求得:
1 | subunit复制代码error = (f(x) - 0)^2 |
当error
趋近于最小值时,也就是f(x) = 0
处x
的解,我们也可以通过图来观察:
通过这函数图,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发现,要想求得该函数的最小值,只要将x
指定为函数图的最低谷。这在高中我们就已经掌握了该函数的最小值解法。我们可以通过对该函数进行求导(即斜率):
1 | apache复制代码derivative(x) = 6 * x^5 + 16 * x^3 - 18 * x^2 + 8 * x - 12 |
如果要得到最小值,只需令derivative(x) = 0
,即x = 1
。同时我们结合图与导函数可以知道:
- 当
x < 1
时,derivative < 0
,斜率为负的; - 当
x > 1
时,derivative > 0
,斜率为正的; - 当
x 无限接近 1
时,derivative也就无限=0
,斜率为零。
通过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使用如下表达式来代替x
在函数中的移动
1 | abnf复制代码x = x - reate * derivative |
当斜率为负的时候,
x
增大,当斜率为正的时候,x
减小;因此x
总是会向着低谷移动,使得error
最小,从而求得f(x) = 0
处的解。其中的rate
代表x
逆着导数方向移动的距离,rate
越大,x
每次就移动的越多。反之移动的越少。
这是针对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求得它的导函数。为了应对复杂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求导函数的定义来表达导函数:若函数f(x)
在点x0
处可导,那么有如下定义:
上面是都是公式推导,下面通过代码来实现,下面的代码都是使用python
进行实现。
1 | repl复制代码>>> def f(x): |
执行上面程序,我们就能得到如下结果:
1 | apache复制代码x = 0.869619, f(x) = -0.603123 |
通过上面的结果,也验证了我们最初的结论。x = 1
时,f(x) = 0
。
所以通过该方法,只要步数足够多,就能得到非常精确的值。
梯度下降法的今生
上面是对一维
函数进行求解,那么对于多维
函数又要如何求呢?我们接着看下面的函数,你会发现对于多维
函数也是那么的简单。
1 | apache复制代码f(x) = x[0] + 2 * x[1] + 4 |
同样的如果我们要求f(x) = 0
处,x[0]
与x[1]
的值,也可以通过求error
函数的最小值来间接求f(x)
的解。跟一维
函数唯一不同的是,要分别对x[0]
与x[1]
进行求导。在数学上叫做偏导数
:
- 保持x[1]不变,对
x[0]
进行求导,即f(x)
对x[0]
的偏导数 - 保持x[0]不变,对
x[1]
进行求导,即f(x)
对x[1]
的偏导数
有了上面的理解基础,我们定义的gradient_descent
如下:
1 | repl复制代码>>> def gradient_descent(x): |
rate
的作用不变,唯一的区别就是分别获取最新的x[0]
与x[1]
。下面是整个代码:
1 | repl复制代码>>> def f(x): |
输出结果为:
1 | apache复制代码x = -0.560000,-1.120000, f(x) = 1.200000 |
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
f(x) = 0
不止这一个解还可以是x = -2, -1
。这是因为梯度下降法只是对当前所处的凹谷
进行梯度下降求解,对于error
函数并不代表只有一个f(x) = 0
的凹谷。所以梯度下降法只能求得局部解,但不一定能求得全部的解。当然如果对于非常复杂的函数,能够求得局部解也是非常不错的。
tensorflow中的运用
通过上面的示例,相信对梯度下降
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现在我们回到最开始的地方,在tensorflow
中使用gradientDescent
。
1 | makefile复制代码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上面的是tensorflow的官网示例,上面代码定义了函数linear_model = W * x + b
,其中的error
函数为linear_model - y
。目的是对一组x_train
与y_train
进行简单的训练求解W
与b
。为了求得这一组数据的最优解,将每一组的error
相加从而得到loss
,最后再对loss
进行梯度下降求解最优值。
1 | abnf复制代码optimizer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0.01) |
在这里rate
为0.01
,因为这个示例也是多维
函数,所以也要用到偏导数
来进行逐步向最优解靠近。
1 | css复制代码for i in range(1000): |
最后使用梯度下降
进行循环推导,下面给出一些推导过程中的相关结果
1 | stylus复制代码W: [-0.21999997] b: [-0.456] loss: 4.01814 |
这里就不推理验证了,如果看了上面的梯度下降
的前世今生,相信能够自主的推导出来。那么我们直接看最后的结果,可以估算为W = -1.0
与b = 1.0
,将他们带入上面的loss
得到的结果为0.0
,即误差损失值最小,所以W = -1.0
与b = 1.0
就是x_train
与y_train
这组数据的最优解。
好了,关于梯度下降
的内容就到这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来讨论,如果感觉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博客,查看我的其它文章。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