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Java网络爬虫实操(2)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NetDiscovery框架中pipeline模式的一些实际使用方法。
1) 什么是pipeline
pipeline是一种常见的算法模式,针对不断循环的耗时任务,如果要等一个循环结束后再轮到处理下一个任务的话,时间上有点浪费。
所以,把耗时任务拆分为几个环节,只要一个环节完成了,就可以轮到下一个任务的那个环节就马上开始处理。不用等到这个耗时任务全部结束了才开始。
我认为应用在处理爬虫程序获取的数据上,非常合适。
2) pipeline在框架中的角色
从框架提供的原理图上可以了解到,pipeline对象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 downloader对象访问url
- 访问成功后的page对象交给parser对象,进行页面的解析工作
- 把解析成果交给pipleline对象去按顺序逐一处理,例如:去重、封装、存储、发消息等等
3) 目标任务
任务步骤:
- 访问拉勾网站
- 找出网页里的图片链接
- 下载链接上的图片到本地
- 保存图片信息到mysql数据库
4) 创建pipeline对象
pipeline类:DownloadImage
1 | 复制代码package com.sinkinka.pipeline; |
pipeline类:SaveImage
1 | 复制代码package com.sinkinka.pipeline; |
5) 运行程序
Main类
1 | 复制代码package com.sinkinka; |
Parser类
1 | 复制代码package com.sinkinka.parser; |
通过DownloadImage,保存到本地的图片数据:
通过SaveImage,存储到数据库里的数据:
6) 总结
以上代码简单演示了pipeline模式的用法,记住一点,pipeline是有执行顺序的。在大量数据、高频次的生产环境中再去体会pipeline模式的优点吧。
下一篇:Java网络爬虫实操(4)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