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实战电商项目mall(40k+star)地址:github.com/macrozheng/…
摘要
我的Mall电商实战项目一直使用的是Docker容器化部署,有很多朋友建议搞个Kubernetes部署。最近正好在学习Kubernetes,准备更新一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下Kubernetes的核心概念和基本使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Kubernetes简介
Kubernetes(简称K8S,K和S之间有8个字母)是用于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的开源系统。它将组成应用程序的容器组合成逻辑单元,以便于管理和服务发现。Kubernetes 源自Google 15 年生产环境的运维经验,同时凝聚了社区的最佳创意和实践。
Kubernetes具有如下特性:
- 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无需修改你的应用程序即可使用陌生的服务发现机制。
- 存储编排:自动挂载所选存储系统,包括本地存储。
- Secret和配置管理:部署更新Secrets和应用程序的配置时不必重新构建容器镜像,且不必将软件堆栈配置中的秘密信息暴露出来。
- 批量执行:除了服务之外,Kubernetes还可以管理你的批处理和CI工作负载,在期望时替换掉失效的容器。
- 水平扩缩:使用一个简单的命令、一个UI或基于CPU使用情况自动对应用程序进行扩缩。
- 自动化上线和回滚:Kubernetes会分步骤地将针对应用或其配置的更改上线,同时监视应用程序运行状况以确保你不会同时终止所有实例。
- 自动装箱:根据资源需求和其他约束自动放置容器,同时避免影响可用性。
- 自我修复:重新启动失败的容器,在节点死亡时替换并重新调度容器,杀死不响应用户定义的健康检查的容器。
Minikube简介
Minikube是一种轻量级的Kubernetes实现,可在本地计算机上创建VM并部署仅包含一个节点的简单集群,Minikube可用于Linux、MacOS和Windows系统。Minikube CLI提供了用于引导集群工作的多种操作,包括启动、停止、查看状态和删除。
Kubernetes核心概念
由于Kubernetes有很多核心概念,学习它们对理解Kubernetes的使用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先来学习下这些核心概念。
Node
Kubernetes集群是指Kubernetes协调一个高可用计算机集群,每个计算机作为独立单元互相连接工作。
一个Kubernetes集群包含两种类型的资源:
- Master:负责管理整个集群。协调集群中的所有活动,例如调度应用、维护应用的所需状态、应用扩容以及推出新的更新。
- Node:用于托管正在运行的应用。可以是一个虚拟机或者物理机,它在Kubernetes集群中充当工作机器的角色,每个Node都有Kubelet,它管理Node而且是Node与Master通信的代理,Node还具有用于处理容器操作的工具,例如Docker或rkt。
Deployment
Deployment负责创建和更新应用程序的实例。创建Deployment后,Kubernetes Master 将应用程序实例调度到集群中的各个节点上。如果托管实例的节点关闭或被删除,Deployment控制器会将该实例替换为群集中另一个节点上的实例。这提供了一种自我修复机制来解决机器故障维护问题。
可以使用Kubernetes命令行界面Kubectl创建和管理Deployment。Kubectl使用Kubernetes API与集群进行交互。
Pod
Pod相当于逻辑主机
的概念,负责托管应用实例。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容器(如 Docker),以及这些容器的一些共享资源(共享存储、网络、运行信息等)。
Service
Service是一个抽象层,它定义了一组Pod的逻辑集,并为这些Pod支持外部流量暴露、负载平衡和服务发现。
尽管每个Pod 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但是如果没有Service,这些IP不会暴露在群集外部。Service允许您的应用程序接收流量。Service也可以用在ServiceSpec标记type的方式暴露,type类型如下:
- ClusterIP(默认):在集群的内部IP上公开Service。这种类型使得Service只能从集群内访问。
- NodePort:使用NAT在集群中每个选定Node的相同端口上公开Service。使用
<NodeIP>:<NodePort>
从集群外部访问Service。是ClusterIP的超集。 - LoadBalancer:在当前云中创建一个外部负载均衡器(如果支持的话),并为Service分配一个固定的外部IP。是NodePort的超集。
- ExternalName:通过返回带有该名称的CNAME记录,使用任意名称(由spec中的externalName指定)公开Service。不使用代理。
Docker安装
由于Kubernetes运行需要依赖
容器运行时
(负责运行容器的软件),现比较通用的容器运行时有Docker、containerd和CRI-O。这里选择Docker,先在Linux服务器上安装好Docker环境。
- 安装
yum-utils
:
1 | bash复制代码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
- 为yum源添加docker仓库位置:
1 | bash复制代码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centos/docker-ce.repo |
- 安装Docker:
1 | bash复制代码yum install docker-ce |
- 启动Docker:
1 | bash复制代码systemctl start docker |
Minikube安装
- 首先我们需要下载Minikube的二进制安装包并安装:
1 | bash复制代码curl -LO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minikube/releases/latest/minikube-linux-amd64 |
- 然后使用如下命令启动Minikube:
1 | bash复制代码minikube start |
- 如果你使用的是
root
用户的话会无法启动并提示如下信息,那是因为Minikube不允许使用root权限启动,需要创建一个非root账号再启动;
1 | bash复制代码* minikube v1.16.0 on Centos 7.6.1810 |
- 这里创建了一个属于
docker
用户组的macro
用户,并切换到该用户;
1 | bash复制代码# 创建用户 |
- 再次使用
minikube start
命令启动Minikube,启动成功后会显示如下信息:
1 | bash复制代码* To pull new external images, you may need to configure a proxy: https://minikube.sigs.k8s.io/docs/reference/networking/proxy/ |
Kubernetes的使用
创建集群
通过Minikube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单节点的K8S集群,集群管理Master和负责运行应用的Node都部署在此节点上。
- 查看Minikube的版本号:
1 | bash复制代码minikube version |
1 | bash复制代码minikube version: v1.16.0 |
- 查看kubectl的版本号,第一次使用会直接安装kubectl:
1 | bash复制代码minikube kubectl version |
1 | bash复制代码Client Version: version.Info{Major:"1", Minor:"20", GitVersion:"v1.20.0", GitCommit:"af46c47ce925f4c4ad5cc8d1fca46c7b77d13b38", GitTreeState:"clean", BuildDate:"2020-12-08T17:59:43Z", GoVersion:"go1.15.5", Compiler:"gc", Platform:"linux/amd64"} |
- 如果你想直接使用kubectl命令的话,可以将其复制到
/bin
目录下去:
1 | bash复制代码# 查找kubectl命令的位置 |
- 查看集群详细信息: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cluster-info |
1 | bash复制代码Kubernetes control plane is running at https://192.168.49.2:8443 |
- 查看集群中的所有Node,可以发现Minikube创建了一个单节点的简单集群: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get nodes |
1 | bash复制代码NAME STATUS ROLES AGE VERSION |
部署应用
一旦运行了K8S集群,就可以在其上部署容器化应用程序。通过创建Deployment对象,可以指挥K8S如何创建和更新应用程序的实例。
- 指定好应用镜像并创建一个Deployment,这里创建一个Nginx应用: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create deployment kubernetes-nginx --image=nginx:1.10 |
- 创建一个Deployment时K8S会产生如下操作:
+ 选择一个合适的Node来部署这个应用;
+ 将该应用部署到Node上;
+ 当应用异常关闭或删除时重新部署应用。
- 查看所有Deployment: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get deployments |
1 | bash复制代码NAME READY UP-TO-DATE AVAILABLE AGE |
- 我们可以通过
kubectl proxy
命令创建一个代理,这样就可以通过暴露出来的接口直接访问K8S的API了,这里调用了查询K8S版本的接口;
1 | bash复制代码[macro@linux-local root]$ kubectl proxy |
查看应用
通过对运行应用的Pod进行操作,可以查看容器日志,也可以执行容器内部命令。
- 查看K8s中所有Pod的状态: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get pods |
1 | bash复制代码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
- 查看Pod的详细状态,包括IP地址、占用端口、使用镜像等信息;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describe pods |
1 | bash复制代码Name: kubernetes-nginx-78bcc44665-8fnnn |
- 将Pod的名称设置为环境变量,方便之后使用
$POD_NAME
来应用Pod的名称:
1 | bash复制代码export POD_NAME=kubernetes-nginx-78bcc44665-8fnnn |
- 查看Pod打印的日志: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logs $POD_NAME |
- 使用
exec
可以在Pod的容器中执行命令,这里使用env
命令查看环境变量: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exec $POD_NAME -- env |
1 | bash复制代码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 |
- 进入容器内部并执行
bash
命令,如果想退出容器可以使用exit
命令: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exec -ti $POD_NAME -- bash |
公开暴露应用
默认Pod无法被集群外部访问,需要创建Service并暴露端口才能被外部访问。
- 创建一个Service来暴露kubernetes-nginx这个Deployment: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expose deployment/kubernetes-nginx --type="NodePort" --port 80 |
- 查看K8S中所有Service的状态: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get services |
1 | bash复制代码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
- 查看Service的详情,通过
NodePort
属性可以得到暴露到外部的端口;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describe services/kubernetes-nginx |
1 | bash复制代码Name: kubernetes-nginx |
- 通过CURL命令通过
Minikube IP:NodePort IP
可以访问Nginx服务,此时将打印Nginx主页信息;
1 | bash复制代码curl $(minikube ip):30158 |
1 | html复制代码<!DOCTYPE html> |
标签的使用
通过给资源添加Label,可以方便地管理资源(如Deployment、Pod、Service等)。
- 查看Deployment中所包含的Label;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describe deployment |
1 | bash复制代码Name: kubernetes-nginx |
- 通过Label查询Pod: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get pods -l app=kubernetes-nginx |
1 | bash复制代码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
- 通过Label查询Service: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get services -l app=kubernetes-nginx |
1 | bash复制代码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
- 给Pod添加Label: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label pod $POD_NAME version=v1 |
- 查看Pod的详细信息,可以查看Label信息: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describe pods $POD_NAME |
1 | bash复制代码Name: kubernetes-nginx-78bcc44665-8fnnn |
- 通过Label查询Pod: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get pods -l version=v1 |
- 通过Label删除服务: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delete service -l app=kubernetes-nginx |
1 | bash复制代码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
可视化管理
Dashboard是基于网页的K8S用户界面。你可以使用Dashboard将容器应用部署到K8S集群中,也可以对容器应用排错,还能管理集群资源。
- 查看Minikube内置插件,默认情况下Dashboard插件未启用:
1 | bash复制代码minikube addons list |
1 | sql复制代码|-----------------------------|----------|--------------| |
- 启用Dashboard插件:
1 | bash复制代码minikube addons enable dashboard |
- 开启Dashboard,通过
--url
参数不会打开管理页面,并可以在控制台获得访问路径:
1 | bash复制代码minikube dashboard --url |
1 | bash复制代码* Verifying dashboard health ... |
- 要想从外部访问Dashboard,需要从使用kubectl设置代理才行,
--address
设置为你的服务器地址;
1 | bash复制代码kubectl proxy --port=44469 --address='192.168.5.94' --accept-hosts='^.*' & |
- 从外部访问服务器需要开启防火墙端口;
1 | bash复制代码# 切换到root用户 |
- 通过如下地址即可访问Dashboard:
1 | ruby复制代码http://192.168.5.94:44469/api/v1/namespaces/kubernetes-dashboard/services/http:kubernetes-dashboard:/proxy/ |
- 查看K8S集群中的资源状态信息:
- 通过yaml脚本创建K8S资源:
- 查看K8S中所有Pod的状态信息,通过更多按钮可以查看容器日志和执行内部命令。
总结
当我们的应用需要部署在多个物理机上时,传统的做法是一个个物理机器去部署。如果我们使用了K8S的话,就可以把这些物理机认为是一个集群,只需通过K8S把应用部署到集群即可,无需关心物理机的部署细节。同时K8S提供了水平扩容、自动装箱、自动修复等功能,大大减少了应用集群化部署的工作量。
参考资料
官方文档:kubernetes.io/zh/docs/hom…
本文 GitHub github.com/macrozheng/… 已经收录,欢迎大家Star!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