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的GitHub
内容:所有原创文章分类汇总及配套源码,涉及Java、Docker、Kubernetes、DevOPS等;
《hive学习笔记》系列导航
本篇概览
- 本文是《hive学习笔记》系列的第三篇,要学习的是各种类型的表及其特点,主要内容如下:
- 建库
- 内部表(也叫管理表或临时表)
- 外部表
- 表的操作
接下来从最基本的建库开始
建库
- 创建名为test的数据库(仅当不存在时才创建),添加备注信息test database:
1 | sql复制代码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test |
- 查看数据库列表(名称模糊匹配):
1 | sql复制代码hive> show databases like 't*'; |
- describe database命令查看此数据库信息:
1 | sql复制代码hive> describe database test; |
- 上述命令可见,test数据库在hdfs上的存储位置是hdfs://node0:8020/user/hive/warehouse/test.db,打开hadoop的web页面,查看hdfs目录,如下图,该路径的文件夹已经创建,并且是以.db结尾的:
5. 新建数据库的文件夹都在/user/hive/warehouse下面,这是在中配置的,如下图红框:
6. 删除数据库,加上if exists,当数据库不存在时,执行该语句不会返回Error:
1 | sql复制代码hive>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test; |
以上就是常用的库相关操作,接下来实践表相关操作;
内部表
- 按照表数据的生命周期,可以将表分为内部表和外部表两类;
- 内部表也叫管理表或临时表,该类型表的生命周期时由hive控制的,默认情况下数据都存放在/user/hive/warehouse/下面;
- 删除表时数据会被删除;
- 以下命令创建的就是内部表,可见前面两篇文章中创建的表都是内部表:
1 | sql复制代码create table t6(id int, name string) |
- 向t6表新增一条记录:
1 | sql复制代码insert into t6 values (101, 'a101'); |
- 使用hadoop命令查看hdfs,可见t6表有对应的文件夹,里面的文件保存着该表数据:
1 | shell复制代码[hadoop@node0 bin]$ ./hadoop fs -ls /user/hive/warehouse/t6 |
- 查看这个000000_0文件的内容,如下可见,就是表内的数据:
1 | shell复制代码[hadoop@node0 bin]$ ./hadoop fs -cat /user/hive/warehouse/t6/000000_0 |
- 执行命令drop table t6;删除t6表,再次查看t6表对应的文件,发现整个文件夹都不存在了:
1 | shell复制代码[hadoop@node0 bin]$ ./hadoop fs -ls /user/hive/warehouse/ |
外部表
- 创建表的SQL语句中加上external,创建的就是外部表了;
- 外部表的数据生命周期不受Hive控制;
- 删除外部表的时候不会删除数据;
- 外部表的数据,可以同时作为多个外部表的数据源共享使用;
- 接下来开始实践,下面是建表语句:
1 | sql复制代码create external table t7(id int, name string) |
- 查看hdfs文件,可见目录/data/external_t7/已经创建:
1 | shell复制代码[hadoop@node0 bin]$ ./hadoop fs -ls /data/ |
- 新增一条记录:
1 | sql复制代码insert into t7 values (107, 'a107'); |
- 在hdfs查看t7表对应的数据文件,可以见到新增的内容:
1 | shell复制代码[hadoop@node0 bin]$ ./hadoop fs -ls /data/external_t7 |
- 试试多个外部表共享数据的功能,执行以下语句再建个外部表,名为t8,对应的存储目录和t7是同一个:
1 | sql复制代码create external table t8(id_t8 int, name_t8 string) |
- 建好t8表后立即查看数据,发现和t7表一模一样,可见它们已经共享了数据:
1 | sql复制代码hive> select * from t8; |
- 接下来删除t7表,再看t8表是否还能查出数据,如下可见,数据没有被删除,可以继续使用:
1 | sql复制代码hive> drop table t7; |
- 把t8表也删掉,再去看数据文件,如下所示,依然存在:
1 | shell复制代码[hadoop@node0 bin]$ ./hadoop fs -cat /data/external_t7/000000_0 |
- 可见外部表的数据不会在删除表的时候被删除,因此,在实际生产业务系统开发中,外部表是我们主要应用的表类型;
表的操作
- 再次创建t8表:
1 | sql复制代码create table t8(id int, name string) |
- 修改表名:
1 | sql复制代码alter table t8 rename to t8_1; |
- 可见修改表名已经生效:
1 | slq复制代码hive> alter table t8 rename to t8_1; |
- 添加字段:
1 | sql复制代码alter table t8_1 add columns(remark string); |
查看表结构,可见已经生效:
1 | sql复制代码hive> desc t8_1; |
至此,咱们对内部表和外部表已经有了基本了解,接下来的文章学习另一种常见的表类:分区表;
你不孤单,欣宸原创一路相伴
欢迎关注公众号:程序员欣宸
微信搜索「程序员欣宸」,我是欣宸,期待与您一同畅游Java世界…
github.com/zq2599/blog…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