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迟按:
自换新工作来,几乎没有再更新博客了。在新单位中,陆续接触、学习、使用docker,再推行容器化开发,基于docker的CICD,了解kubernetes,并开始研究docker源码,时光荏苒,一下子已经过去大半年了,对docker也算有点使用体会。这个系列文章是围绕docker展开的,记录与之相关的技术点滴。由于是随笔而不是教程,写起来可能有些简陋,也不会过多涉及技术原理方面,毕竟我也不年轻了,学究习惯不多,一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写出来,一方面是提供日后查阅,工作多年,对于某些知识点,我还是要翻看旧时文章才能找到方法。另一方面,网络上关于docker的资料,五花八门,参差不齐,错误的有之,不实用的有之,所以想以自身实践的经验写一写。再者,如能帮助一二网友,那是庆幸的事,但万一误人子弟,却非本意。
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不当之处,万望指正批评,笔者根据实际情况修正。
心得体会
- 对于docker,每个人看法不同。但是,有的资料、书籍似乎有夸大其作用之嫌。对我来说,docker在一些开发环境、程序运行应用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作用非常大。
- docker发展非常快,有些市面上的书籍比较使用的版本比较旧,有的网络资料也过时,建议阅读时一定要看清docker版本号以及写作时间(当然,这点也包括本系列文章),文章只能作参考,还是要动手摸索。另外也建议看看官方文档。
- docker国内下载比较慢,但是可以使用国内镜像市场的加速器(比如阿里云加速器)以提高速度。
- docker官方的镜像市场,可以和gitlab或github配合进行自动化构建,并且将生成的docker镜像存储在dockerhub上。
- 对于代码或脚本不方便公开又不想花费金钱托管镜像的,可以使用gitlab托管代码,并使用阿里云镜像服务(此服务免费提供)。
- google有自己的docker镜像市场(在kubernetes应用中大量使用gcr镜像),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几乎无法访问。但是,可以利用dockerhub做中转。
使用经验
2021年3月:
docker 与 docker-compose:
如果是简单的验证,可用 docker 直接运行,如果在实践中使用,建议使用 docker-compose,方便快捷。
时区:
一般镜像时区为 UTC,如果在运行容器时传递参数设置时区。如东八区:
1 | ini复制代码environment: |
(个人)资源
docker仓库大本营:
或
个人积累的资源如下(会持续更新):
docker-compose文件:
dockerfile文件:
个人docker镜像:
个人阿里云镜像仓库地址:
1 | bash复制代码registry.cn-hangzhou.aliyuncs.com/latelee |
登陆阿里云镜像仓库命令:
1 | css复制代码docker login --username=latelee@163.com registry.cn-hangzhou.aliyuncs.com |
个人docker加速地址:
1 | arduino复制代码https://a8qh6yqv.mirror.aliyuncs.com |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