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与11月更文挑战的第1天,活动详情查看:2021最后一次更文挑战」。
进程调度有很多种算法吗,我们评价一个进程调度算法是否优秀有以下几个标准。
进程调度算法的准则
- CPU利用率:指CPU “忙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 系统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数量(总共完成了多少道作业/总共花了多少时间)。
- 周转时间,是指从作业被提交给系统开始,到作业完成为止的这段时间间隔(作业完成时间–作业提交时间)。操作系统更关心平均周转时间 = 各作业周转时间之和/作业数
一个周转时间分为四个阶段:
- 作业在外存后备队列上等待作业调度(高级调度)的时间、
- 进程在就绪队列上等待进程调度(低级调度)的时间、
- 进程在CPU上执行的时间、
- 进程等待I/O操作完成的时间。
在周转时间的基础下,我们提出带权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是 =
作业周转时间 / 作业实际运行时间。 平均周转时间上面已经说了注意与平均带权周转时间区分,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 各作业带权周转时间之和 / 作业数。
看起来很难以理解,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考虑,作业周转时间一定,那么作业本身所需的运行时间越长,带权周转时间越少,带权周转时间和周转时间一样,都是时间越少用户的满意度就会越高。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在带权周转时间和一定的时候,是作业数越多周转时间越少,而作业数越多代表单个作业所需时间越少,换句话说短作业用户会更加的满意。
通过以上标准,我们就可以评价一个进程调度算法的好坏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