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简介
CAS 的意思是 compare and swap,比较并交换。cas的引入是为了解决java锁机制带来的性能问题。锁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1)在多线程竞争下,加锁、释放锁会导致比较多的上下文切换和调度延时,引起性能问题。
(2)一个线程持有锁会导致其它所有需要此锁的线程挂起。
(3)如果一个优先级高的线程等待一个优先级低的线程释放锁会导致优先级倒置,引起性能风险。
解决线程安全问题volatile是不错的机制,但是volatile不能保证原子性。因此对于同步最终还是要回到锁机制上来。
独占锁是一种悲观锁,synchronized就是一种独占锁,会导致其它所有需要锁的线程挂起,等待持有锁的线程释放锁。而另一个更加有效的锁就是乐观锁。所谓乐观锁就是,每次不加锁而是假设没有冲突而去完成某项操作,如果因为冲突失败就重试,直到成功为止。
CAS原理流程图
CAS有3个操作数,内存值V,旧的预期值A,要修改的新值B。当且仅当预期值A和内存值V相同时,将内存值V修改为B,否则什么都不做。
比如一个很简单的操作,把变量 A = 2 加 1,结果为 3.
则先读取 A 的当前值 E 为 2,在内存计算结果 V 为 3,比较之前读出来的 A 的当前值 2 和 最新值,如果最新值为 2 ,表示这个值没有被别人改过,则放心的把最终的值更新为 3.
ABA 问题
有一种情况是,在你更新结果之前,其他有个线程在中途把 A 更新成了 5 ,又更新回了 2。但是在当前线程看起来,没有被改过。
JAVA CAS实现原理
JAVA中的CAS是通过调用JNI(JNI:Java Native Interface为JAVA本地调用,允许java调用其他语言)的代码实现的。
以JAVA中的AtomicInteger的compareAndSet为例:
1 | java复制代码public class AtomicInteger extends Number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
compareAndSet实际上只是一个壳子,主要的逻辑封装在Unsafe的compareAndSwapInt方法中
对该方法进行分析:
参数名称 | 含义 |
---|---|
o | 需要修改的对象 |
offset | 需要修改的字段到对象头的偏移量(通过偏移量,可以快速定位修改的是哪个字段) |
expected | 期望值 |
x | 要设置的值 |
C++源码
1 | ini复制代码// unsafe.cpp |
先想办法拿到变量value在内存中的地址。
通过Atomic::cmpxchg实现比较替换,其中参数x是即将更新的值,参数e是原内存的值。
concurrent包的实现
由于java的CAS同时具有 volatile 读和volatile写的内存语义,因此Java线程之间的通信现在有了下面四种方式:
A线程写volatile变量,随后B线程读这个volatile变量。
A线程写volatile变量,随后B线程用CAS更新这个volatile变量。
A线程用CAS更新一个volatile变量,随后B线程用CAS更新这个volatile变量。
A线程用CAS更新一个volatile变量,随后B线程读这个volatile变量。
Java的CAS会使用现代处理器上提供的高效机器级别原子指令,这些原子指令以原子方式对内存执行读-改-写操作,这是在多处理器中实现同步的关键(从本质上来说,能够支持原子性读-改-写指令的计算机器,是顺序计算图灵机的异步等价机器,因此任何现代的多处理器都会去支持某种能对内存执行原子性读-改-写操作的原子指令)。同时,volatile变量的读/写和CAS可以实现线程之间的通信。把这些特性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整个concurrent包得以实现的基石。如果我们仔细分析concurrent包的源代码实现,会发现一个通用化的实现模式:
首先,声明共享变量为volatile;
然后,使用CAS的原子条件更新来实现线程之间的同步;
同时,配合以volatile的读/写和CAS所具有的volatile读和写的内存语义来实现线程之间的通信。
AQS,非阻塞数据结构和原子变量类(java.util.concurrent.atomic包中的类),这些concurrent包中的基础类都是使用这种模式来实现的,而concurrent包中的高层类又是依赖于这些基础类来实现的。从整体来看,concurrent包的实现示意图如下:
本文已参与「新人创作礼」活动, 一起开启掘金创作之路。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