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与11月更文挑战的第12天,活动详情查看:2021最后一次更文挑战」。
- Linux 磁盘管理指令
Linux 磁盘管理常用三个命令为 df
、du
和 fdisk
df
: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du
: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fdisk
:用于磁盘分区
1.1 df [查询系统整体磁盘情况]
df
(disk usage) 命令参数功能: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
1 | shell复制代码$ df [-ahikHTm] [目录或文件名] |
选项与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proc
等文件系统;-h
:以人们较易阅读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显示;-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连同该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称 (例如 ext3) 也列出;-i
:不用硬盘容量,而以 inode 的数量来显示
实例 1:将系统内所有的文件系统列出来!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df |
实例 2: 将容量结果以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出来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df -h |
实例 3: 将系统内的所有特殊文件格式及名称都列出来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df -aT |
实例 4:将 /etc 底下的可用的磁盘容量以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df -h /etc |
1.2 du [查询指定目录磁盘情况]
du
(disk free) 命令也是查看使用空间的,但是与 df
命令不同的是 du
命令是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的查看,还是和 df
命令有一些区别的。
语法:
1 | shell复制代码$ du [-ahskm] <文件或目录名称> |
选项与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因为默认仅统计目录底下的文件量而已。-h
:以人们较易读的容量格式 (G/M) 显示;-s
: 指定目录占用大小-h
: 带计量单位--max-depth=1
: 列出的子目录深度-c
: 列出明细的同时,增加汇总值
实例 1:只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夹容量(包括隐藏文件夹)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du |
⭐直接输入 du
没有加任何选项时,则 du
会分析当前所在目录的文件与目录所占用的硬盘空间。
实例 2:将文件的容量也列出来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du -a |
实例 3:检查根目录底下每个目录所占用的容量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du -sm /* |
通配符 *
来代表每个目录。
⭐df
vs du
:
du
是通过搜索文件来计算每个文件的大小然后累加,du
能看到的文件只是一些当前存在的,没有被删除的。df
通过文件系统来快速获取空间大小的信息,当我们删除一个文件的时候,这个文件不是马上就在文件系统当中消失了,而是暂时消失了,当所有程序都不用时,才会根据 OS 的规则释放掉已经删除的文件,df
记录的是通过文件系统获取到的文件的大小,比du
强的地方就是能够看到已经删除的文件,而且计算大小的时候,把这一部分的空间也加上了,更精确了。- 当文件系统也确定删除了该文件后,这时候
du
与df
就一致了。
1.3 fdisk [磁盘分区]
fdisk
是 Linux 的磁盘分区表操作工具。
语法:
1 | shell复制代码$ fdisk [-l] 装置名称 |
选项与参数:
-l
:输出后面接的装置所有的分区内容。若仅有fdisk -l
时, 则系统将会把整个系统内能够搜寻到的装置的分区均列出来。
实例 1:列出所有分区信息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tmp]# fdisk -l |
实例 2:找出你系统中的根目录所在磁盘,并查阅该硬盘内的相关信息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df / <==注意:重点在找出磁盘文件名而已 |
输入 m 后,就会看到底下这些命令介绍
1 | shell复制代码Command (m for help): m <== 输入 m 后,就会看到底下这些命令介绍 |
离开 fdisk 时按下 q
,那么所有的动作都不会生效!相反的, 按下 w
就是动作生效的意思。
1 | shell复制代码Command (m for help): p <== 这里可以输出目前磁盘的状态 |
想要不储存离开吗?按下 q
就对了!不要随便按 w
啊!
使用 p
可以列出目前这颗磁盘的分割表信息,这个信息的上半部在显示整体磁盘的状态。
1.4 mkfs [磁盘格式化]
磁盘分割完毕后自然就是要进行文件系统的格式化,格式化的命令非常的简单,使用 mkfs
(make filesystem) 命令。
语法:
1 | shell复制代码$ mkfs [-t 文件系统格式] 装置文件名 |
选项与参数:
-t
:可以接文件系统格式,例如 ext3, ext2, vfat 等(系统有支持才会生效)
实例 1:查看 mkfs 支持的文件格式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mkfs[tab][tab] |
按下两个[tab],会发现 mkfs 支持的文件格式如上所示。
实例 2:将分区 /dev/hdc6(可指定你自己的分区) 格式化为 ext3 文件系统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mkfs -t ext3 /dev/hdc6 |
1.5 fsck [磁盘检验]
fsck
(file system check)用来检查和维护不一致的文件系统。
若系统掉电或磁盘发生问题,可利用 fsck
命令对文件系统进行检查。
语法:
1 | shell复制代码$ fsck [-t 文件系统] [-ACay] 装置名称 |
选项与参数:
- -t : 给定档案系统的型式,若在 /etc/fstab 中已有定义或 kernel 本身已支援的则不需加上此参数
- -s : 依序一个一个地执行 fsck 的指令来检查
- -A : 对/etc/fstab 中所有列出来的 分区(partition)做检查
- -C : 显示完整的检查进度
- -d : 打印出 e2fsck 的 debug 结果
- -p : 同时有 -A 条件时,同时有多个 fsck 的检查一起执行
- -R : 同时有 -A 条件时,省略 / 不检查
- -V : 详细显示模式
- -a : 如果检查有错则自动修复
- -r : 如果检查有错则由使用者回答是否修复
- -y : 选项指定检测每个文件是自动输入yes,在不确定那些是不正常的时候,可以执行 # fsck -y 全部检查修复。
实例 1:查看系统有多少文件系统支持的 fsck 命令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fsck[tab][tab] |
实例 2:强制检测 /dev/hdc6 分区: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fsck -C -f -t ext3 /dev/hdc6 |
如果没有加上 -f
的选项,则由于这个文件系统不曾出现问题,检查的经过非常快速!若加上 -f
强制检查,才会一项一项的显示过程。
1.6 mount & umount [磁盘挂载与卸载]
Linux 的磁盘挂载使用 mount
命令,卸载使用 umount
命令。
1.6.1 mount
1 | shell复制代码$ mount [-t 文件系统] [-L Label名] [-o 额外选项] [-n] <装置文件名> <挂载点> |
实例:用默认的方式,将刚刚创建的 /dev/hdc6
挂载到 /mnt/hdc6
上面!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mkdir /mnt/hdc6 |
1.6.2 umount
1 | shell复制代码$ umount [-fn] 装置文件名或挂载点 |
-f
:强制卸除!可用在类似网络文件系统 (NFS) 无法读取到的情况下;-n
:不升级/etc/mtab
情况下卸除。
实例:卸载 /dev/hdc6
1 | shell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umount /dev/hdc6 |
1.7 lsblk [查看设备挂载情况]
lsblk
:
lsblk -f
:
- Linux 磁盘分区示例⭐
2.1 预备知识
- Linux 采用了一种叫 “挂载” 的处理方法,它的整个文件系统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录,且将一个分区和一个目录联系起来。
- ⭐挂载
mount
的是分区,不是磁盘,一个磁盘含多个分区。 - Linux 常见的两种磁盘:IDE (hda..)、SCSI (sda..),目前主要使用 SCSI 硬盘。
- 查看所有设备挂载情况:
lsblk
或lsblk -f
2.2 虚拟机增加硬盘并分区后挂载的经典实例⭐
2.2.1 添加磁盘
① 虚拟机添加硬盘,重启后生效,lsblk -f
查看!
2.2.2 磁盘分区【fdisk】
② 分区命令 : fdisk /dev/sdb
m
:显示命令列表p
:显示磁盘分区,像fdisk -l
一样n
:新增分区d
:删除分区w
:写入并退出
2.2.3 磁盘格式化【mkfs】
③ 格式化 : mkfs -t ext4 /dev/sdb1
或 mkfs.ext4 /dev/sdb1
2.2.4 磁盘挂载【mount】
④ 挂载
mount /dev/sdb1 /newdisk
umount <设备名称或挂载目录>
:umount /dev/sdb1
、umount /newdisk
- 注意:使用命令行的 mount 挂载分区,重启后会失效!
- 永久挂载:通过修改
/etc/fstab
实现永久挂载,添加完成后,执行mount -a
立即生效!
⑤ 设置可以自动挂载:编辑 /etc/fstab
文件 (新增如图内容),永久挂载!
2.2.5 查询磁盘占用情况【df、du】
df -h
:查询系统整体磁盘使用情况
du -h <目录>
:查询指定目录的磁盘占用情况
- 工作实用指令⭐
- 统计 /opt 文件夹下文件的个数 :
ls -l /opt | grep "^-" | wc -l
- 统计 /opt 文件夹下目录的个数 :
ls -l /opt | grep "^d" | wc -l
- 统计 /opt 文件夹下文件的个数,包括子文件夹里的 :
ls -lR /opt | grep "^-" | wc -l
- 统计 /opt 文件夹下目录的个数,包括子文件夹里的 :
ls -lR /opt | grep "^d" | wc -l
- 以树状显示目录结构 :
tree /opt
(安装 tree,yum install tree
)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们一起讨论与分享🔥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