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就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代理可以在不改动目标对象的基础上,增加其他额外的功能(扩展功能)。
举个例子来说明代理的作用: 一般我们想邀请明星来当我们的代言人,我们并不能直接联系到明星,而是通过其经纪人,来告诉经纪人我们需要和明星进行合作,然后通过经纪人来转达给明星。,明星只需要做好代言工作就好,其他繁琐的事情就交于经纪人就可以。这里的经经纪人就是一个代理对象,明星就是一个目标对象。
用图表示如下:
2、三种代理模式
2.1 静态代理
静态代理在使用时,需要定义接口或者父类,被代理对象(目标对象)与代理对象(Proxy)一起实现相同的接口或者是继承相同父类。
下面通过代码演示下:
接口IUserDao:
1 | csharp复制代码/** |
目标对象:UserDao:
1 | csharp复制代码/** |
代理对象:UserDaoProxy
1 | csharp复制代码/** |
测试类:AppTest:
1 | arduino复制代码/** |
静态代理总结:
可以实现在不修改目标对象的基础上,对目标对象的功能进行扩展。
但是由于代理对象需要与目标对象实现一样的接口,所以会有很多代理类,类太多.同时,一旦接口增加方法,目标对象与代理对象都要维护.
可以使用动态代理方式来解决。
2.2 动态代理(JDK代理)
*动态代理有以下特点:
1.代理对象,不需要实现接口
2.代理对象的生成,是利用JDK的API,动态的在内存中创建代理对象(需要我们指定创建代理对象/目标对象实现的接口的类型)
3.动态代理也叫做:JDK代理,接口代理
JDK中生成代理对象的API
代理类所在包:java.lang.reflect.Proxy
JDK实现代理只需要使用newProxyInstance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接收三个参数,完整的写法是:
1 | scss复制代码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InvocationHandler h ) |
方法是在Proxy类中是静态方法,且接收的三个参数依次为:
1 | arduino复制代码ClassLoader loader //指定当前目标对象使用类加载器 |
1 | less复制代码Class<?>[] interfaces //目标对象实现的接口的类型,使用泛型方式确认类型 |
1 | arduino复制代码InvocationHandler h //事件处理器 |
下面进行代码演示:
接口类IUserDao
1 | csharp复制代码/** |
目标对象UserDao
1 | csharp复制代码/** |
代理工厂类:ProxyFactory
1 | typescript复制代码/** |
测试类:App:
1 | scss复制代码/** |
在这里我们会想:代理对象是谁,是如何生成这个代理对象的呢?接下来我们主要看这个方法 getProxyInstance()
1 | typescript复制代码//给目标对象生成代理对象 |
我们看到其返回了一个Proxy类的对象,即JDK的动态代理,是通过一个叫Proxy的类的静态方法newProxyInstance来实现的,其那么我们就去它的源码里看一下它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1 | java复制代码public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 |
上面的代码表明,首先通过getProxyClass0获得这个代理类,然后通过c1.getConstructor()拿到构造函数,最后一步,通过cons.newInstance返回这个新的代理类的一个实例,注意:调用newInstance的时候,传入的参数为h,即我们自己定义好的InvocationHandler类 。我们再进去getProxyClass0方法看一下:
1 | csharp复制代码 /** |
这里用到了缓存,先从缓存里查一下,如果存在,直接返回,不存在就新创建。
真相还是没有来到,继续,看一下proxyClassCache
1 | arduino复制代码/** |
再看下proxyClassCache.get方法,
1 | java复制代码 public synchronized V get() { // serialize access |
其中,value = Objects.requireNonNull(valueFactory.apply(key, parameter));
提到了apply(),是Proxy类的内部类ProxyClassFactory实现其接口的一个方法,具体实现如下:
1 | java复制代码/** |
这里我们看到了熟悉的方法Class.forName();要加载指定的接口,即是生成类,那就有对应的class字节码
1 | ini复制代码/生成字节码 |
接下来我们也使用测试一下,使用这个方法生成的字节码是个什么样子:
1 | ini复制代码package com.adam.java.basic; |
不是原始的IUserDao里的save()方法了,而是新生成的代理类的save()方法,我们将生成的$Proxy0.class文件用jd-gui打开
1 | java复制代码public final void save() |
核心就在于this.h.invoke(this. m3, null);此处的h是啥呢?我们看看这个类的类名:
public final class $Proxy0 extends Proxy implements IUserDao
不难发现,新生成的这个类,继承了Proxy类实现了IUserDao这个接口,而这个UserService就是我们指定的接口,所以,这里我们基本可以断定,JDK的动态代理,生成的新代理类就是继承了Proxy基类,实现了传入的接口的类。那这个h到底是啥呢?我们再看看这个新代理类,看看构造函数:
1 | swift复制代码public $Proxy0(InvocationHandler paramInvocationHandler) |
这里传入了InvocationHandler类型的参数,而之前有一句代码:
return cons.newInstance(new Object[]{h});
这是newInstance方法的最后一句,传入的h,就是这里用到的h,也就是我们最初自己定义的MyInvocationHandler类的实例。所以,我们发现,其实最后调用的save()方法,其实调用的是ProxyFactory的invoke()方法.继续看:
1 | vbnet复制代码static |
m3就是原接口的save()方法.
通过跟踪提示代码可以看出:当代理对象调用真实对象的方法时,其会自动的跳转到代理对象关联的handler对象的invoke方法来进行调用。
总结:
动态代理实现过程:
- 通过getProxyClass0()生成代理类。JDK生成的最终真正的代理类,它继承自Proxy并实现了我们定义的接口.
- 通过Proxy.newProxyInstance()生成代理类的实例对象,创建对象时传入InvocationHandler类型的实例。
- 调用新实例的方法,即此例中的save(),即原InvocationHandler类中的invoke()方法。
代理对象不需要实现接口,但是目标对象一定要实现接口,否则不能用动态代理
2.3.Cglib代理
JDK的动态代理机制只能代理实现了接口的类,而不能实现接口的类就不能实现JDK的动态代理,cglib是针对类来实现代理的,他的原理是对指定的目标类生成一个子类,并覆盖其中方法实现增强,但因为采用的是继承,所以不能对final修饰的类进行代理。
Cglib代理,也叫作子类代理,它是在内存中构建一个子类对象从而实现对目标对象功能的扩展
Cglib子类代理实现方法:
1.需要引入cglib的jar文件,但是Spring的核心包中已经包括了Cglib功能,所以直接引入Spring-core.jar
即可.
2.引入功能包后,就可以在内存中动态构建子类
3.代理的类不能为final,否则报错
4.目标对象的方法如果为final/static,那么就不会被拦截,即不会执行目标对象额外的业务方法.
代码演示如下:
1 | csharp复制代码/** |
Cglib代理工厂:ProxyFactory
1 | typescript复制代码/** |
测试类APPTest
1 | java复制代码/** |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