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NAT网络地址转换

本文正在参与 “网络协议必知必会”征文活动

个人简介:李白,华为云享专家、CSDN网络领域优质创作者、掘金创作者、BOSS有了创作者、公众号【新网工李白】、华为HCIE,全网粉丝1万+。我是一个爱好计算机科学,求索于逻辑思维的同时不忘哲学和浪漫主义科学,乐于分享技术与快乐的博主。博文内容涉及网络、华为、H3C路由交换、网络安全、渗透测试等。

🍎前言

IPV4地址枯竭限制网络发现的瓶颈,网络地址转换(NAT)用于实验公网地址不足的问题。将私网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

🍏技术背景

  • 企业或庭所使用的网络为私有网络,使用私有地址。(内网)
  • 运营商维护的网络为公共网络,使用公有地址。(外网)
  • 私有地址不能在公网中路由。
  • NAT一般部署在连接内网和外网的网关设备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 将IP数据报文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的过程。
  • 有效避免来自外网的攻击,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网络安全性。
  • 控制内网访问外网、外网访问内网,解决了内网和外网不能互通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

🍋NAT类型

静态NAT:一对一的地址转换,一个公网地址只保留给一个私网地址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动态NAT:基于地址池动态转换。但当地址用尽以后,只能等待被占用的公网地址

被释放后,其他主机才能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多对一转换,多个私网地址映射到

同一个公网地址上,实现地址复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Easy IP:类似NAPT,直接使用公网接口的地址进行转换,适用于拨号的场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NAT Server:当需要外网访问内网服务的时候,可以配置“公网IP地址+端口号”

与“私网IP地址+端口号”间的映射关系来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配置案例

静态NAT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动态NAT和NAPT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Easy IP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NAT Server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免费福利

微信搜索“新网工李白”加关注回复“华为认证”免费领取华为HCIA教程👇 👇 👇

\

本文转载自: 掘金

开发者博客 – 和开发相关的 这里全都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