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与11月更文挑战的第17天,活动详情查看:2021最后一次更文挑战」。
本文详细介绍了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以及各种二叉树,以及二叉树的Java实现方式,包括顺序结果和链式结构的实现。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其定义为:二叉树是n(n>=0)个节点的有限集合,该集合或者为空集(称为空二叉树),或者由一个根节点和两棵互不相交的、分别称为根节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组成。
1 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其定义为:二叉树是n(n>=0)个节点的有限集合,该集合或者为空集(称为空二叉树),或者由一个根节点和两棵互不相交的、分别称为根节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组成。 如果不是太清楚树的的概念的,可以看这篇文章:数据结构—树(Tree)的入门原理以及Java实现案例。
如下图,就是一颗二叉树:
2 二叉树的特性
三个特性:
- 每个节点最多有两棵子树,所以二叉树中不存在度大于2的节点。注意不是只有两棵子树,而是最多有。没有子树或者有一棵子树都是可以的。
- 左子树和右子树是有顺序的,次序不能任意颠倒。
- 即使树中某节点只有一棵子树,也要区分它是左子树还是右子树。
如下案例:一个3个节点树,对于普通的树和二叉树,分别有几种形态?
普通树,首先有树1形态,而后续四种情况对于普通树是没有区分的,因此只有两种情况;而对于二叉树,则以五种情况都有。
3 特殊的二叉树
3.1 斜二叉树
所有的节点都只有左子树的二叉树叫左斜树。所有节点都是只有右子树的二叉树叫右斜树。这两者统称为斜树。
左斜树:
右斜树:
3.2 满二叉树
在一棵二叉树中,如果所有分支节点都存在左子树和右子树,并且所有叶子都在同一层上,这样的二叉树称为满二叉树,又称完美二叉树。
满二叉树的特点:
- 叶子只能出现在最下一层。出现在其他层就不可能达成平衡。
- 非叶子节点的度一定是2。否则就是“缺胳膊少腿”了。
- 在同样深度的二叉树中,满二叉树的节点个数最多,叶子数最多。
3.3 完全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除去最后一层叶子节点,就是一颗满二叉树,并且最后一层的节点只能集中在左侧,满二叉树一定是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不一定是满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的特点:
- 叶子节点只能出现在最下两层。
- 最下层的叶子一定集中在左部连续位置。
- 倒数二层,若有叶子节点,一定都集中在右部连续位置。
- 如果节点度为1,则该节点只有左孩子,即不存在只有右子树的情况。
- 同样节点数的二叉树,完全二叉树的深度最小。
3.4 平衡二叉树
平衡二叉树又被称为AVL树(区别于AVL算法),它是具有如下性质:
- 它一定是一棵二叉排序树;
- 它是一棵空树或它的左右两个子树的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并且左右两个子树都是一棵平衡二叉树。
平衡二叉树作为重点和难点,此处不多赘述,后面的文章会单独讲。
4 二叉树的性质
共有大概六条性质,这些性质可以被直接用来实现二叉树:
- 在二叉树的第i层上至多有2^(i-1)个节点(i≥1);
- 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1个节点(k≥1),最少有k个节点;
- 对于任意一棵二叉树,如果其叶子节点数为N0,且度数为2的节点总数为N2,则N0=N2+1;
- 具有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1|(|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 有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各节点如果用顺序方式存储,若I为节点编号(从1开始),则节点之间有如下关系:
1. 如果 I = 1,则节点I是二叉树的根;I > 1,则其父节点的编号为 I/2,左子节点编号为 2 \* I (如果存在),右子节点编号为 2 \* I + 1(如果存在);
2. 如果 2 \* I <= N,则其左孩子(即左子树的根节点)的编号为 2 \* I ;若 2 \* I > N,则无左右孩子;
3. 如果 2 \* I + 1 <= N,则其右孩子的节点编号为 2 \* I + 1;若 2 \* I + 1 > N,则无右孩子。
- 有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各节点如果用顺序方式存储,若I为节点编号(从0开始),则节点之间有如下关系:
1. 如果 I = 0,则节点 I 是二叉树的根;I > 0,则其父节点的编号为 (I-1)/2,左子节点编号为 2 \* I + 1(如果存在),右子节点编号为 2 \* I + 2(如果存在);
2. 如果 2 \* I + 1 <= N,则其左孩子(即左子树的根节点)的编号为 2 \* I +1 ;若 2 \* I + 1 > N,则无左右孩子;
3. 如果 2 \* I + 2 <= N,则其右孩子的节点编号为 2 \* I + 2;若 2 \* I + 2 > N,则无右孩子。
上图是已经编号了的完全二叉树,具有N=10个节点,设I从1开始,下面来验证各个特性:
- I = 1 的节点,确实是根节点;如果 I = 5 > 0,那么父节点编号为5/2,即2。
- 如果I=5,2 * 5 = 10,5编号的节点的左孩子为2 * 5 = 10编号;如果I=6,2 * 6 > 10,6编号的节点的无左孩子。
- 如果 I = 4,2 * 4 + 1 < 10,4编号的节点的右孩子为2 * 4 + 1 = 9 编号;如果I=5,2 * 5 + 1 > 10,5编号的节点的无右孩子。
最后一个特性:给定n个节点,能构成f(n)种不同的二叉树。f(n)为卡特兰数的第N项:
5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5.1 顺序存储结构
5.1.1 顺序存储结构的概述
顺序存储结构对树这种一对多的关系结构实现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由于它的特殊性,使得用顺序存储结构也可以实现。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就是用一维数组存储二叉树中的节点,并且节点的存储位置,也就是数组的下标要能体现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双亲与孩子的关系,左右兄弟的关系等。
此时,完全二叉树的规律性和优越性就显现了出来:
由于完全二叉树的特性,可以将上图的完全二叉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遍历,然后顺序存放进数组对应索引的位置中:
对于一般的二叉树,则可以 “借用” 完全二叉树的的思路,将空出来的节点位置置空:
如上图的普通二叉树,存储时,将其“转换”为完全二叉树,不存在的节点使用null填充:
极端情况下,一棵深度为k的右斜树,它只有k个结点,却需要分配2^k-1个存储单元空间,这明显会浪费很多空间。
因此,顺序存储结构只适用于完全二叉树或者满二叉树。
5.1.2 顺序存储结构的简单实现
提供一个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的简单实现,节点不允许为null。
可以看到,子节点和父节点的添加、获取,都是依靠的二叉树性质的第五条的公式,这里把要被实现的二叉树看成了完全二叉树,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可能会浪费内存空间。
1 | java复制代码/** |
5.2 链式存储结构
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更加的灵活,为树节点设计一个数据域和两个引用变量,一个保存左子结点的引用,另一个保存右子节点的引用,我们称这样的链表叫做二叉链表。如果有需要还可在加在一个保存父节点引用变量。
5.2.1 链式存储结构的简单实现
下面是一个没有保存父节点引用的二叉树链式存储结构的简单实现,查找其父节点是比较困难的,需要遍历整个树,因此建议加上父节点的引用。
1 | java复制代码/** |
6 总结
本文为大家介绍了二叉树的入门知识,比如二叉树的概念,特性,性质等,这些东西很多是死的,但是需要我们理解记忆,最后介绍了二叉树的存储结构,以及Java语言的简单实现,对于更加特殊的二叉树,比如红黑树,它们还有自己的独特实现,在后续文章中会介绍。
另外,在实现案例中,并没有树的遍历,以及整颗树的创建等操作,这部分内容较多,将在后续的文章中单独介绍,大家可以关注文章更新。最后,如果大家还不是太清楚树的的概念的,可以看这篇文章:数据结构—树(Tree)的入门原理以及Java实现案例。
相关文章:
- 《大话数据结构》
- 《算法》
- 《算法图解》
如果有什么不懂或者需要交流,可以留言。另外希望点赞、收藏、关注,我将不间断更新各种Java学习博客!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