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与11月更文挑战的第20天,活动详情查看:2021最后一次更文挑战」
我们在使用网络编程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场景,设计自己的协议。比如我们与外部接口对接,会使用一定特定的加密算法,使用特定的标签,以及固定格式的报文等等,都可以算作我们确定身份的协议。
下面我们设计一个自己的协议,来实现一些功能。
一、协议要素
创建一个好的协议,通常来说,必然要有以下要素:
- 魔数:用来在第一时间判定是否是无效数据包
- 例如:Java Class文件都是以0x CAFEBABE开头的。Java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快速判断一个文件是不是有可能为class文件,以及这个class文件有没有受损。
- 版本号:可以支持协议的升级
- 序列化算法:消息正文到底采用哪种序列化反序列化方式
- 指令类型:针对业务类型指定
- 请求序号:为了双工通信,提供异步能力,序号用于回调
- 正文长度:没有长度会导致浏览器持续加载
- 消息正文:具体消息内容
二、自定义编解码器
我们下面简单的写一个自定义编解码器,主要是为了体验过程,深刻印象。
在写这个之前,先歇一歇准备工作;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父类Message:
1 | java复制代码import lombok.Data; |
一个子类LoginMessage:
1 | scala复制代码@Data |
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就能编写编解码器了,按照前面提到的几个要素,按照顺序逐一编写:
1 | ini复制代码public class MessageCodec extends ByteToMessageCodec<Message> { |
下面写个客户端,用于发送消息:
1 | java复制代码public class Client { |
下面是服务端,用于接收消息和解码:
1 | scss复制代码public class Server { |
结果:
1 | ini复制代码decode:16909060,1,0,0,0,326 |
上面前两条是我们在编解码器中打印的日志,最后一条是我们的业务代码打印。
16909060表示我们的魔数,这里是10进制表示的,转化成二进制其实是[01 02 03 04],后面的数字都是我们根据要素指定的。
而326使我们发送消息的字节长度。
存在的问题?
其实在我们的代码当中存在问题,我们对整个请求都设置了自己的协议,会有以下两种情况:
1)粘包,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则获取到正确的消息,因为消息内容的长度等等都有指定。
2)半包,此时将导致我们的消息获取不完全,解码失败。
所以我们仍然要使用前一章节当中的解码器:
1 | scss复制代码 ch.pipeline().addLast(new LengthFieldBasedFrameDecoder(1024,12,4,0,0)); |
参数解释分别是最大长度1024,消息长度偏移量12,消息长度4,消息长度距离消息0个长度,需要从头部剥离0个长度。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