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启动概述
spring boot 框架凭借极简配置,一键运行和强大的第三方框架集成等特点,受到广大开发者的青睐,基本成为java开发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的框架。spirng boot带给我们这么多便利的背后,它都做了些什么,让我们就跟随spirng boot的整个启动流程一探究竟。
上图可见spring boot的整个启动流程及各组件的相互调用关系。
- java程序由启动主类调用main()方法开始。
- 调用 SpringApplication的构造方法,实例一个Spirng应用对象。在构造方法里主要完成启动环境初始化工作,如,推断主类,spring应用类型,加载配置文件,读取spring.factories文件等。
- 调用run方法,所有的启动工作在该方法内完成,主要完成加载配置资源,准备上下文,创建上下文,刷新上下文,过程事件发布等。
整个启动流程细节我们跟着源码分析。
1.启动入口 (SrpingApplication)
大家熟悉的springboot的启动类,@SpringBootApplication + psvm(main方法)+ new SpringApplication().run(XXXX.class, args)
1 | java复制代码@SpringBootApplication |
1.1 @SpringBootApplication 注解
通过源码发现该注解只是@Configuration,@EnableAutoConfiguration,@ComponentScan 三个注解的组合,这是在springboot 1.5以后为这三个注解做的一个简写。接下来简单说下这三个注解的功能:
1 | java复制代码@Target(ElementType.TYPE) |
1.1.1 @SpringBootConfiguration
该注解就是spirng ioc容器中java config 配置方式的@Configuration ,注册当前类为spring ioc容器的配置类。
搭配@bean注解创建一个简单spring ioc配置类
1 | java复制代码 @Configuration |
1.1.2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1 | java复制代码@Target(ElementType.TYPE) |
@EnableAutoConfiguration借助@Import的帮助,将所有符合自动配置条件的bean定义加载到IoC容器,会根据类路径中的jar依赖为项目进行自动配置,如:添加了spring-boot-starter-web依赖,会自动添加Tomcat和Spring MVC的依赖,Spring Boot会对Tomcat和Spring MVC进行自动配置。
最关键的要属@Import(Enable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class) ,借助Enable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EnableAutoConfiguration可以帮助SpringBoot应用将所有符合条件的@Configuration配置都加载到当前SpringBoot创建并使用的IoC容器。就像一只“八爪鱼”一样,借助于Spring框架原有的一个工具类:SpringFactoriesLoader的支持,@EnableAutoConfiguration可以智能的自动配置功效才得以大功告成!
1.1.3 @ComponentScan
@ComponentScan这个注解在Spring中很重要,它对应XML配置中的元素,@ComponentScan的功能其实就是自动扫描并加载符合条件的组件(比如@Component和@Repository等)或者bean定义,最终将这些bean定义加载到IoC容器中。
我们可以通过basePackages等属性来细粒度的定制@ComponentScan自动扫描的范围,如果不指定,则默认Spring框架实现会从声明@ComponentScan所在类的package进行扫描。
注:所以SpringBoot的启动类最好是放在root package下,因为默认不指定basePackages。
2.构造器(Constructor)
1 | java复制代码/** |
2.1 判断当前程序类型
根据classpath里面是否存在某个特征类
(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figurableWebApplicationContext)来决定是否应该创建一个为Web应用使用的ApplicationContext类型。
1 | css复制代码/** |
3.启动方法(RUN)
初始化完成之后就进到了run方法,run方法完成了所有Spring的整个启动过程:
- 准备Environment
- 发布事件
- 创建上下文、bean
- 刷新上下文
- 结束,
其中穿插了很多监听器的动作,并且很多逻辑都是靠各种监听器的实现类执行的。
1 | java复制代码/** |
3.1 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 的使用
首先通过getSpringFactoriesInstances 获取到所有实现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 接口的实例,默认情况下该接口的实现类只有 EventPublishingRunListener 他的主要作用是作为springboot 的一个广播器
1 | java复制代码public interface 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 { |
3.2 prepareEnvironment
一般在写业务代码时使用的都是只读类型的接口Environment
,该接口是对运行程序环境的抽象,是保存系统配置的中心,而在启动过程中使用的则是可编辑的ConfigurableEnvironment
。接口的UML类图如下,提供了合并父环境、添加active profile以及一些设置解析配置文件方式的接口。
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MutablePropertySources getPropertySources();
,该方法返回一个可编辑的PropertySources
,如果有在启动阶段自定义环境的PropertySources的需求,就可以通过该方法设置。
1 | java复制代码private ConfigurableEnvironment prepareEnvironment(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s listeners, |
3.3 创建springApplicationContext 上下文
继承的三个父类接口里,Closeable
提供了关闭时资源释放的接口,Lifecycle
是提供对生命周期控制的接口(start\stop)以及查询当前运行状态的接口,ApplicationContext
则是配置上下文的中心配置接口,继承了其他很多配置接口,其本身提供查询诸如id、应用程序名等上下文档案信息的只读接口,以及构建自动装配bean的工厂。
- EnvironmentCapable
提供Environment接口。
- MessageSource
国际化资源接口。
-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事件发布器。
- ResourcePatternResolver
资源加载器。
- HierarchicalBeanFactory、ListableBeanFactory
这两个都继承了bean容器的根接口BeanFactory
简而言之就是根据Web容器类型的不同来创建不用的上下文实例。
3.4 上下文初始化
1 | java复制代码private void prepareContext(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ConfigurableEnvironment environment, |
3.5 刷新上下文
1 | 复制代码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 |
1 | java复制代码public void refresh() throws BeansException, IllegalStateException { |
至此spring 启动主要工作基本完成,接下来发布AppStartedEvent事件,回调ApplicationRunner,CommandLineRunner等runner,发布applicationReadyEvent事件,spring 正式启动开始运行。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