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与11月更文挑战的第20天,活动详情查看:2021最后一次更文挑战
欢迎关注公众号OpenCoder,来和我做朋友吧~❤😘😁🐱🐉👀
- ArrayList的基本介绍
1 | java复制代码publ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implements List<E>, RandomAccess, Cloneable, Serializable { |
ArrayList 是一个数组队列,相当于 动态数组。与Java中的数组相比,它的容量能动态增长。它继承于AbstractList,实现了List, RandomAccess,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这些接口。
ArrayList 继承了AbstractList,实现了List。它是一个数组队列,提供了相关的添加、删除、修改、遍历等功能。 ArrayList 实现了RandmoAccess接口,即提供了随机访问功能。RandmoAccess是java中用来被List实现,为List提供快速访问功能的。在ArrayList中,我们即可以通过元素的序号快速获取元素对象;这就是快速随机访问。稍后,我们会比较List的“快速随机访问”和“通过Iterator迭代器访问”的效率。
ArrayList 实现了Cloneable接口,即覆盖了函数clone(),能被克隆。
ArrayList 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这意味着ArrayList支持序列化,能通过序列化去传输。和Vector不同,ArrayList中的操作不是线程安全的!所以,建议在单线程中才使用ArrayList,而在多线程中可以选择Vector或者CopyOnWriteArrayList。
- ArrayList属性
1 | java复制代码publ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implements List<E>, RandomAccess, Cloneable, Serializable { |
- ArrayList的构造方法
1 | java复制代码//此时我们创建的ArrayList对象中的elementData中的长度是1,size是0,当进行第一次add的时候,elementData将会变成默认的长度:10. |
1 | csharp复制代码//此时我们创建的ArrayList对象中的elementData中的长度是1,size是0,当进行第一次add的时候,elementData将会变成默认的长度:10. |
特别注意:对于以上2个构造方法在使用的时候推荐使用带int参数的构造方法,因为不带参数的可能会出现大量扩容的情况,从而导致性能低下。
1 | java复制代码/** |
特别注意:this.elementData = list.toArray(); 这里执行的简单赋值是浅拷贝,所以要执行Arrays.copy 做深拷贝
- 核心的方法
4.1 add方法
add主要的执行逻辑如下:
1)确保数组已使用长度(size)加1之后足够存下 下一个数据
2)修改次数modCount 标识自增1,如果当前数组已使用长度(size)加1后的大于当前的数组长度,则调用 grow方法,增长数组,grow方法会将当前数组的长度变为原来容量的1.5倍。
3)确保新增的数据有地方存储之后,则将新元素添加到位于size的位置上。
4)返回添加成功布尔值。
添加元素方法入口:
1 | java复制代码 public boolean add(E e) { |
确保添加的元素有地方存储,当第一次添加元素的时候this.size+1 的值是1,所以第一次添加的时候会将当前elementData数组的长度变为10:
1 | java复制代码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ernal(int minCapacity) { |
将修改次数(modCount)自增1,判断是否需要扩充数组长度,判断条件就是用当前所需的数组最小长度与数组的长度对比,如果大于0,则增长数组长度。
1 | java复制代码 private void ensureExplicit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
如果当前的数组已使用空间(size)加1之后 大于数组长度,则增大数组容量,扩大为原来的1.5倍。
1 | java复制代码 private void grow(int arg0) { |
add(int index, E element)方法
这个方法其实和上面的add类似,该方法可以按照元素的位置,指定位置插入元素,具体的执行逻辑如下:
- 确保数插入的位置小于等于当前数组长度,并且不小于0,否则抛出异常
- 确保数组已使用长度(size)加1之后足够存下 下一个数据
- 修改次数(modCount)标识自增1,如果当前数组已使用长度(size)加1后的大于当前的数组长度,则调用grow方法,增长数组
- grow方法会将当前数组的长度变为原来容量的1.5倍。
- 确保有足够的容量之后,使用System.arraycopy 将需要插入的位置(index)后面的元素统统往后移动一位。
- 将新的数据内容存放到数组的指定位置(index)上
欢迎关注公众号OpenCoder,来和我做朋友吧~❤😘😁🐱🐉👀
本文转载自: 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