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单例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它限制一个类只能生成一个实例。在Python开发中,我们该如何实现单例模式呢?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使用Python的元类来实现一个线程安全的单例类,并比较说明使用装饰器实现单例的优劣。
单例模式看起来简单,但是想要做到完全线程安全并支持子类继承,还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将从单例模式的概念和应用场景开始,一步步分析线程安全的单例类该如何设计,加锁来保证线程安全等。
二、单例的应用场景
- 系统只需要一个实例对象,比如配置类、日志、工具类等。使用单例可以直接保证全局只存在一个实例。
- 控制资源访问,比如一个硬件资源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或者打印机只允许一个任务执行打印操作。
- 频繁创建和销毁实例会带来较高的系统开销,使用单例可以减少内存占用和性能消耗。比如任务池、连接池等。
- 想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可见的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如线程池、缓存、会话对象等。
- 当类状态需要频繁保存和恢复时,可以让类成为单例,避免每次获取实例后都要恢复状态的操作。
- 在面向对象中,如果有状态共享的需求,可以将共享状态和逻辑封装在一个单例类中。
- 单例可以简化代码,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在不需要多个实例的情况下,单例可以消除判断逻辑。
如下是一些伪代码的单例DEMO
配置类
配置类信息在程序运行期间仅需要一个实例,使用单例模式可以保证全局唯一:
1 | python复制代码class Config(metaclass=SingletonMetaCls): |
2. 日志类
日志类也只需要一个实例输出日志信息即可:
1 | python复制代码class Logger(metaclass=SingletonMetaCls): |
任务池
控制任务池的资源个数,只初始化指定数量的连接:
1 | python复制代码class TaskPool(metaclass=SingletonMetaCls): |
总之,任何只需要一个实例、不保存状态的工具/帮助类,你需要限制实例个数的场景,都可以考虑使用单例模式实现。
三、单例的实现
重写 __new__ 方法
Python 的 new 对象不像java等其他语言一样,一些初学者可能会误认为 __init__ 方法是构造对象,实则不是,__init__方法是初始化对象属性,而__new__ 方法才是真正构造类实例对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 重写__new__方法 并在方法内部添加判断逻辑,来限制一个类只创建一个实例。
1 | python复制代码class Singleton(object): |
通过重写 __new__
实现单例,就可以实现最简单的单例模式。可以发现创建的对象的内存地址都是一样的。
上面的实现模式属于懒汉模式,还有一种叫做饿汉模式。先简单介绍下这两种模式概念。
懒汉模式
懒汉模式是等到需要才创建实例,比如:
一个游戏需要读取玩家存档数据的类,如果玩家没有存档,就不需要创建该类的实例,等玩家第一次存档时再实例化该类,读取并保存游戏状态。这种情况下使用懒汉模式更合适,不会提前占用内存资源。
饿汉模式
饿汉模式是提前创建实例,比如:
一个数据库连接池类,系统启动时就需要初始化一个指定大小的连接池,以备后续使用。这里需要饿汉模式提前创建并准备好数据库连接池,否则后面需要数据库连接时会出现延迟。
- 懒汉是按需创建,节省资源
- 饿汉是准备实例,避免后续延迟
饿汉代码实现
1 | python复制代码#!/usr/bin/python3 |
python的饿汉模式,不能直接在类中构造自身对象,如下是错误的写法
1 | python复制代码class Singleton(BaseSingleton): |
因此这里通过添加一个静态方法 instance() 来实现饿汉单例模式,但感觉有点不太像,就是要在new 对象前先通过 instance() 方法初始化下对象实例,到后面在其他模块使用已经存在的实例即可。但有时候就是想,instance() 是单例,Singleton() 这种new 对象不是,那就不要重写 __new__
方法即可。因为有时候new对象想重新初始化属性。
虽然通过重写
__new__
方法,实现了单例模式,但不够完善,在并发的情况下还是会创建多个实例,属于线程不安全,因此还是需要改造下,这里先展示并发问题,具体改造看下面装饰器的写法。
1 | python复制代码class Singleton(object): |
测试效果,这个要多运行几遍才有概率复现
可以发现,多线程的打印是凌乱的,但已经可以证明有2个线程创建了两实例对象 new instance,对象的内存地址也不一样。这是由于 if not cls._instance: 操作是非原子性操作的导致的并发问题。
装饰器写法
重写 __new__
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懂,但不太方便使用,每个类都要重写这个方法就很麻烦,逻辑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上面抽了一个 BaseSingleton 类来做,通过继承来复用代码。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装饰器来实现单例,把共用的逻辑放到装饰器中做,然后再处理下并发问题。
1 | python复制代码def singleton(cls_obj): |
由于 if cls_obj not in _instance_dic 判断是非原子性操作故而会引发多线程并发问题。
它大致会转换成以下字节码指令执行:
- 加载
_instance_dic
到栈顶
1 | python复制代码Copy code |
- 加载
cls_obj
到栈顶
1 | python复制代码Copy code |
- 调用
__contains__
方法检查是否在字典中
1 | python复制代码Copy code |
- 根据返回值进行跳转
1 | python复制代码Copy code |
如果cls_obj
不在_instance_dic
中,就会跳转到target
位置,也就是if块内的代码。
可以看到校验是否在字典中是在多个指令中完成,不是一个原子操作。
在多线程环境下,如果多个线程同时执行到这里,都可能会通过校验,然后创建实例添加到字典中,从而导致线程不安全。
故而在装饰器中通过线程的互斥锁来解决并发问题,然后通过字典来判断是否存在类的实例对象,存在直接返回,不存在创建对象实例存入字典中来达到单例的效果。
1 | python复制代码@singleton |
并发安全验证
1 | python复制代码 |
ok,对象实例都是 <main.Foo object at 0x1016ed700>, 大家可以多运行几次,加了锁不会出现多个实例对象了。
这里发现被装饰的类都实现了单例模式,接下来我们一探究竟,在装饰器内部打印些东西,看看其工作原理。
1 | python复制代码 |
模块在初始化的时候,其实就会把类初始化形成类对象,注意不是类的实例对象。
- 装饰器的原理就是python解释器识别到 @singleton 的语法糖时自动把类对象的引用传递给 singleton 装饰器函数
- 此时装饰器会返回一个新的函数对象(wrapper)出去,把类对象重新赋值了
+ **Foo = singleton(Foo) = wrapper**
+ **Demo = singleton(Demo) = wrapper**
- 到创建对象实例时,Foo() 实则变成了是调用函数 wrapper() 来创建对象
- 然后每个类都维护了一份 _instance = {} 实例字典,来确保这个类创建的对象只有一份
+ Key 是类对象,eg:Foo、Demo
+ Value 是类的实例对象,eg:Foo(),Demo()
可能大家会不了解类对象的概念,可以先看看我这篇文章 你真的了解Python中的类class? - 掘金 然后再回来看就更容易看懂了。
但装饰器实现的单例模式装饰方便、代码简洁,但是破坏了类的类型,把类变成了函数,导致编写代码的时候没有提示,也不知道有什么属性与方法,所以实际使用起来及其不方便。
接下来就是引出另一种写法,元类实现单例。
元类写法
元类是一种非常晦涩的知识点,一般场景都用不上,但知道元类的原理,后面需要用到时,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抽象与封装。
元类就是创建 类对象的类,type 就是元类
可以先了解下元类的知识点:追溯Python类的鼻祖——元类 - 掘金
1 | python复制代码#!/usr/bin/python3 |
使用单例元类进行单例的封装会比装饰器的更好一些,装饰器封装的单例,再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太方便,IDE一些开发工具不知道这个类有什么属性,元类就不会,继承也可以实现单例。
1 | python复制代码class Foo(metaclass=SingletonMetaCls): |
继承案例
1 | python复制代码class Foo(metaclass=SingletonMetaCls): |
元类实现原理
- 加载Foo、Demo等类时,发现指定了元类 metaclass=SingletonMetaCls, 则会让指定的元类来帮助创建类对象
- 此时 SingletonMetaCls 会调用__init__ 来创建类对象,然后通过super() 让 type 来创建类对象
+ type(类名, 父类元组, 类属性字典)
+ 并动态加了个 cls.\_instance 属性
- Foo()、Demo(),创建实例对象时,是Foo、Demo类对象触发了(),所以调用 call() 魔法属性来构造对象实例,存到cls._instance中
- 下次再创建实例对象,则是先判断是否有,有直接返回,没有则创建
可以打印一些信息来验证
1 | python复制代码import threading |
1 | python复制代码from py_tools.meta_cls import SingletonMetaCls |
模块加载时就会走元类的__init__
1 | python复制代码SingletonMetaCls __init__ <class '__main__.Foo'> |
看看new对象的时候的打印信息
1 | python复制代码class Foo(metaclass=SingletonMetaCls): |
输出信息如下
1 | python复制代码SingletonMetaCls __init__ <class '__main__.Foo'> |
可以发现跟我上面的说的一致,这里引出了好多魔法属性来验证,可以先看看 Python中的魔法属性 - 掘金
四、总结
- 类重写 new 易懂,但每个类都要重写太冗余了
+ 故抽出 BaseSingleton 基类,复用逻辑通过 instance() 来实现单例(**推荐**)
+ 如果要构造实例属性会有点不太方便
- 装饰器写法也是复用了创建单例的逻辑,装饰起来方便、简洁
+ 但实际使用装饰过的类不方便,没有类属性提示
- 元类的写法会有点难与绕,实际使用起来方便,多继承也实现了单例(推荐)
+ 使用起来和平常使用类没有区别
+ 还可以通过**reinit**参数来控制是否重新初始化实例对象属性
- 通过线程的互斥锁来解决并发问题
+ 双重判断来减少锁竞争,提高性能
- 当然还有其他的方式实现单例,例如通过Python的模块导入,来保证只会创建一个实例
五、源代码
有些细节,我没有展开讲,大家可以下载源代码,亲自实践下。
HuiDBK/py-tools: 打造 Python 开发常用的工具,让Coding变得更简单 (github.com)
本文转载自: 掘金